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驻青高校气体分离技术为氢能产业注入新“膜”力
发表时间:2024-05-15     阅读次数:     字体:【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5月14日讯 日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道峰教授团队在气体膜分离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团队利用晶态多孔材料与高分子/氧化石墨烯材料的优势,采用氧化石墨烯辅助成膜技术、界面聚合技术以及溶解加工策略构筑了“刚柔并济”的晶态多孔复合膜,实现了氢气(H?)和二氧化碳(CO?)在常温常压下的高效分离。相比低温精馏等传统气体分离技术,该技术大幅降低分离能耗。同时该系列膜材料还可以克服经典高分子膜的渗透系数-选择性“此消彼长”问题,实现高效率氢气纯化,并可以在200℃(含4mol%水蒸气)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分离稳定性,且相较于商品化分离膜具有竞争性的成本,可谓是既“经济”又“高效”,为氢气纯化的瓶颈问题提供了“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的解决方案,为氢能产业发展注入了“膜”力。

孙道峰团队赴企业考察交流。

气体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分离技术被广泛研究,其中,膜材料是膜分离的基础和核心。一般而言,渗透性越好分离效率越高。不过,如果提高膜的渗透性,往往杂质也会渗透进来;如果提高膜对杂质的拦截性,渗透性就会降低,分离效率也会随之下降。如何兼顾渗透性和拦截性,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一直是行业难题。

基于分离膜的氢气纯化系统。

“我们充分发挥晶态多孔材料的晶体工程设计优势,系统调控金属-有机框架(MOF)的配体、金属节点和客体分子来实现分子筛分。”团队骨干康子曦教授表示。晶态多孔复合膜类似于工地过滤砂石的纱网,是一种特别的筛网。它在微观上可以调整网洞孔径达到0.30 nm,介于H?(0.28nm)和CO?(0.33nm)分子动力学直径之间,因此H?可以透过膜而CO?却不能,实现精准筛分;同时达到高H?渗透率和高CO?拦截性,克服高分子膜的“此消彼长”局限。

“我们最新开发的晶态多孔复合膜最高的H?/CO?的分离选择性达到100以上,即每透过100个H?分子仅有1个CO?分子透过膜层,而商业高分子膜的分离选择性一般在20以内,且渗透率远低于我们开发的晶态多孔复合膜。”团队骨干范卫东副教授补充说,该晶态多孔复合膜是理想的H?CO?材料,但MOF晶体在水热体系中由于金属中心-有机配体之间配位键的断裂导致框架解体,影响了其在实际氢气分离条件下的稳定性。

鉴于此,孙道峰团队提出强化键连作用提升晶态多孔材料水热稳定性策略,利用晶体各向异性的特点,通过调控晶面取向,使表面能更低、配位键更少的稳定晶面暴露在外,从而提升MOF材料在水热体系中的稳定性,氢气分离选择性提升了50%以上。

如何实现晶态多孔分离膜的扩大化制备是孙道峰教授等科研人员普遍遇到的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晶态多孔材料作为晶体本身是脆的,不易大面积加工制备。研究团队及时调整思路,尝试将晶态多孔材料与其它材料复合,制备柔性复合膜用于氢气的高效连续分离。通过选取具有二维结构的氧化石墨烯(GO)作为膜基质,创新性的利用GO的二维限域作用,在其层间将前驱物(氧化物)原位转化为晶态多孔材料(分子筛和MOF),构筑了晶态多孔材料/GO柔性复合膜,赋予了复合膜相较于其它晶态多孔膜不常具备的柔性,易于加工制成卷式或管式等高效率的膜组件,解决了晶态多孔分离膜的柔性问题,实现了“1+1>2”的高效纯化效果。

日前,晶态多孔复合膜的研究成果得到社会上不少企业的关注,孙道峰教授团队接到了中国膜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抛来的“橄榄枝”,他们依托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进行相关膜材料的扩大化制备和产业化开发,实现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尺寸的晶态多孔材料/GO柔性复合膜的加工。依托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相关技术已和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中国膜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兆明对该项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该项技术使氢气纯化更加高效、节能,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建立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杨安 马晓晨)


 
上一篇:加快全产业链布局 推动扬州氢能产业发展壮大
下一篇:氢燃料电池车来了!广东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蓄势腾飞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