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氢”装上阵!扬州抢跑“零碳”赛道
发表时间:2024-05-15     阅读次数:     字体:【
加氢10分钟、续航300公里,

在扬州,
首条无污染、零排放的
氢能公交示范线上,
10辆氢能公交车
穿行于西部客运枢纽和
润扬森林公园之间,
目前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11万公里
在北京、天津、山西、陕西、
河北、新疆、广东等地,
部分以氢能为燃料的车辆的“心脏”——
燃料电池电堆,
来自扬州企业氢璞创能旗下的

江苏耀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

氢能,具有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等特点,氢能产业已成为各地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氢能产业纳入重点培育打造的新兴产业,列入“613”产业体系,专门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明确提出“氢能相关产业总产值到2035年达800亿元”的远期目标,聚力打造集“制、储、运、加、用”于一体且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全产业链。

数据显示,我市氢能产业链较为完整,已集聚全产业链氢能相关企业12家,具备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燃料电池整车、燃料电池电力系统总成等技术的创新能力。


企 业

超前布局,持续深耕


近年来,新能源、未来能源等新兴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江苏耀扬作为国内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研发、生产的领军企业,在2023年成为国内最大功率300千瓦氢燃料电池电堆诞生的“摇篮”。

来到位于广陵产业园的江苏耀扬,记者在生产车间见到了能够“带动”一辆矿卡的300千瓦氢燃料电池电堆。“氢燃料电池系统对于氢能源车来说,就像发动机之于传统燃油车,电堆是系统的‘心脏’,约占电池系统成本的50%。”公司行政运营总监陈婷介绍,去年12月,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验,这款电堆可实现309千瓦的额定功率、340千瓦的峰值功率,突破了行业“天花板”,“单堆300千瓦电堆可匹配240—260千瓦的发动机,不但可满足重卡、矿卡满载状态下连续高速运行的需求,同时还保证了最低氢耗。”
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再到落地应用,回忆起“十余年磨一剑”的创业历程,氢璞创能创始人(江苏耀扬董事长)欧阳洵感慨,“从功率5千瓦、10千瓦,到30千瓦、75千瓦,再到目前的300千瓦,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每一次数字的突破都是体系的重构与提升。”
“我们搞氢能,一直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地里的。”欧阳洵说,2010年,他放弃在美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工作,带领团队回国一头扎进氢燃料电池的研发中。经过10余年开发与积累,公司历代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产品不断从扬州“走出去”。新一代300千瓦氢燃料电池电堆在扬州实验室成功问世后,“氢璞人”计划将其投入批量生产,打造一批引领行业的“扬州造”电堆。于是,氢璞创能“年产10000台(套)氢能核心装备研发及产线”项目应运而生。
图片
目前,电堆的应用场景已从“固定式”备电领域延伸到“移动式”车载领域,氢燃料电池电堆已能满足所有车载应用场景。未来几年,江苏耀扬计划将氢燃料电池应用场景推向更广阔的天地。2023年,该公司承担了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船舶大功率高效高可靠燃料电池系统研发”项目。该项目能够有效解决内河3000吨级货船的“零碳动力”需求,对推动氢能、燃料电池、船舶应用等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兆瓦级燃料电池电堆技术研发,实现能源替代、新旧动能转换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 业

“氢”装上阵,链条完备


目前,扬州已集聚了涵盖氢能产业上游(制氢与供应)、中游(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下游(燃料电池汽车等应用)的全产业链相关企业。
——上游。扬州有中集中电、液化空气、优士化学、明德氢能源等制氢与供应企业,在制氢设备制造方面,中集中电制氢应用最新膜电极,成功制造电流密度5000A/㎡电解槽;液化空气(扬州)有限公司利用甲醇蒸汽重整生产高纯氢;优士化学通过氯碱副产品制氢,主要用于下游工业用氢和氢能源使用。
氢的储运方式是氢能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技术瓶颈,随着“扬州罐”研发量产,扬州在氢能领域赢得了一定主动权和话语权。目前,扬州有亚普股份、瓶布氢云、扬州市管件厂等储运氢装置及加氢设备制造企业。亚普股份在储氢瓶方面自主研发的Ⅲ型车载储氢系统,近期将搭载成渝氢走廊项目进行示范运行;瓶布氢云的新型储氢球采用自主研发的材料、缠绕机和算法科技,独特的球形结构可将储氢密度提高一倍,节省70%储罐体积和20%制造成本。
图片
——中游。在氢燃料电池系统方面,扬州初步形成电池系统、电堆和关键零部件等重要环节的产业布局,有江苏耀扬、氢蓝时代、开元动力、嘉和新能源等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江苏耀扬是国内首家获得汽车行业IATF16946质量体系认证的电堆企业;氢蓝时代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无人机及电力系统等场景,创造多个全国第一;嘉和新能源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研发为重点,氢燃料热管理系统国内排名第一。
——下游。在整车生产方面,亚星客车已交付50台氢能公交车,累计运行里程超过400万公里;在检验检测方面,中汽研扬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是除天津本部之外,“唯二”的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和测试平台;在基础设施方面,扬州已建成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2座,日均加注量可达1000公斤,可满足40余辆公交车、重卡的加氢需求。


事 业

落子成势,抢跑赛道


氢能是国家前瞻布局的重要未来产业。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编制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
“氢时代”即将到来。对扬州而言,大力发展氢能产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一次难得的弯道超车机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说:“扬州具有完备的产业基础、便捷的交通优势,发展氢能产业潜力巨大。”
图片
落子成势。目前,扬州已成为京沪氢能高速网络重要节点城市。上个月,两台氢能重卡连跨6省市,从北京到上海进行1500公里试跑。在这场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大范围、长距离、跨区域实际运输测试中,扬州渡江综合加能站承担了沿途最后一次加氢补能服务,保证此次测试运输顺利完成。扬州成为长三角“氢能走廊”江苏地区的重要一子,将推动我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气—站—车”联动运营发展,更有助于全国“氢能交通”在扬州布局。
高位推动。近年来,扬州积极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围绕“613”产业体系积极谋划氢能产业发展。市政府印发《规划》全面梳理分析我市氢能产业已取得的发展成效和基础支撑,提出氢能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指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理清发展定位目标和重点布局方向。
市发改委作为全市氢能产业链的“链长”单位,负责挂钩联系并协调产业链推进和服务保障工作。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着眼“全省氢能交通应用特色示范区”和“长三角氢能装备制造重要基地”两大定位,聚焦制氢技术及装备、氢储运技术及装备、燃料电池系统和特殊场景示范应用4个发展重点,重点打造氢能装备产业园(扬州经开区)、氢能科技创新园(高邮、广陵)、氢能绿色应用示范园(仪征),积极参与沿江、沿河两大产业协同合作带建设。
未来,扬州将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后发优势,营造良好环境,引导更多企业攻关突破引领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支持氢能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专家点评

图片
图片

以“用”促“进”拓空间

——扬州市氢能产业链首席专家、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秘书长 江宁


氢能作为未来能源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产业规模正不断扩大。今年以来,无论是顶层设计环节还是应用环节,国内氢能产业的热度都在逐步攀升。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氢能产业发展,多位代表、委员提交氢能产业相关的议案、提案。

扬州氢能产业链齐全,涉及“制—储—运—加—用”多个产业环节。而且,扬州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较早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定位目标和重点布局方向。同时,扬州在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环节敢于突破,展示了良好的示范应用形象。

对扬州氢能产业的发展,我有三点建议:一是结合本市现有制造业相关产业优势,突出“专精特新”,对标氢能产业头部企业开展配套延伸,既发展氢能产业又带动本土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发动高校及科研单位、企业设计研发机构瞄准氢能产业链薄弱环节,梳理目前全国和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环节,通过产学研结合或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攻克卡点和堵点,实现强链补链延链。三是强化应用场景建设,继续以交通领域应用为突破口,以“用”促“进”,带动氢能产业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记者手记


政企合力练“氢”功

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正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有望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新密码”。

扬州具有完备的氢能产业基础,氢能产业也是扬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有完备产业链条,有相对比较优势,扬州理应练好“氢”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扬州表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在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贡献“扬州力量”;大力引进和培育氢能源企业,夯实产业链关键环节,在加快提升氢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中展现“扬州担当”。

练好“氢”功非一日之功可成,也非一人之力可为,需要政企协力、因地制宜,加大研发、不断创新。


 
上一篇:旭化成在川崎开始多模块碱性电解系统中试
下一篇:桥东区致力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