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项目包括固态电池技术研究院、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及电池pack系统三个子项目,将建成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按照规划,电池产能将达到10GWh,而pack项目的产能也将达到10GWh,同时还可提供包括电芯、模组、BMS及电池包等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
同时,该项目还在两江新区建设国际一流的固态电池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800多人,新增3000多就业岗位,推动重庆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上都科技总部基地项目在龙兴新城开工,占地约50亩,将建设InP、GaAs激光芯片生产基地,总投资达14.1亿元,预计将于明年四季度投产,将推动新区围绕“芯屏器核网”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成链成群。
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资本最大的汽车线束生产企业之一,于2020年8月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主要为知名汽车制造厂商提供汽车高低压线束总成。沪光新能源汽车线束制造基地项目落户两江新区龙兴新城,项目一期投资约10亿元,将进一步丰富两江新区汽车产业本地化配套率,有力带动新区汽车产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先进理念抢占氢能发展制高点。邀请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大咖、制氢/用氢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齐聚2022年9月21-23日在中国.重庆举办的2022中国(重庆)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展览会暨高峰论坛,本次大会以“世界氢能看中国、中国氢能看重庆”为主题,就低碳氢领域及途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展开交流,并充分探讨促进氢能高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作为两江新区智慧之城的重要板块,西部(重庆)科学城“一城多园”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两江新区正高标准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努力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本次开工的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五期“创新空间”和协同创新区-孵化加速器两大项目,将有力支撑新区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
两江协同创新区五期“创新空间”项目总投资45亿元,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四所高校的科研机构。
协同创新区-孵化加速器项目以产业孵化为核心功能,将打造功能齐备、环境宜人的创新集聚区,涵盖创客加速空间、协创孵化空间、科技展馆、服务中心、人才公寓等。建成后将加快推动高校、研发机构、产业平台等创新资源集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
整体来看,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经建成70万方孵化楼宇,累计引进设立研发机构49家,建设研发平台110余个,获批市级高端研发机构19家,集聚院士团队24个,累计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200项,孵化企业108家。
两江新区将以两大科技创新类项目开工为契机,更加突出产业创新、应用创新,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努力在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业内人士投稿,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仅供参考和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