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大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等单位联合起草的国家标准《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发布,将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标准的发布意味着Ⅳ型储氢瓶站上了“风口”。
“这个国家标准给予我们气瓶企业很大信心,以后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力。”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监侯立功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比如说,有一些市场化氢瓶项目,至少可以知道从哪个机构拿证。过去没有国家标准,大家都不敢盲目推进。”
从储氢上看,车载储氢技术是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关键,直接影响燃料电池车的续航里程和成本。据《氢能汽车蓝皮书》显示,我国Ⅳ型储氢瓶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业内人士称:“Ⅳ型储氢瓶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能在一定程度减少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障碍。”
据了解,储氢瓶作为氢能储存的重要容器,其内部主要由内胆、中间层、表层组成。内胆是储氢气瓶的核心部件,Ⅰ、Ⅱ、Ⅲ型储氢瓶内胆大多为金属材料,不适合长期储存,而Ⅳ型储氢瓶内胆采用塑料等复合材料,耐渗透性和耐热性较好。
目前,Ⅳ型储氢瓶凭借优异的抗氢脆腐蚀性、更轻的质量,以及更高质量储氢密度和循环寿命,正成为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新宠”。
据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上海事业部部长邬佳益介绍,氢瓶的碳纤维成本占比在60%以上,其发展方向是低成本、高强度碳纤维开发和提高碳纤维利用率。“Ⅳ型储氢瓶在高压力等级时具有轻量化优势,且相比Ⅲ型储氢瓶在材料成本方面也具备一定优势。”
从产业化进展来看,Ⅲ型储氢瓶的产品技术已相当成熟,成本在可控范围。而Ⅳ储氢型瓶由于轻量化、高压力、高储氢质量比和长寿命等优点,也让国内气瓶企业看到了发展机遇。
据了解,国内主要瓶企特别是传统气瓶制造企业,早已着手研发、试样、验证等准备工作。截至目前,中材科技、北京科泰克、中集、天海工业、佛吉亚斯林达、龙蟠科技、未势能源等企业均已研发出Ⅳ型储氢瓶产品。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会陆续推出部分规格产品上市。
不过,在中国节能协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光看来,由于Ⅳ型储氢瓶成本高、成品率低等因素制约,短期之内,Ⅳ型储氢瓶在我国还是难以实现全面量产。
“目前,我国300多座加氢站,加氢车辆大都是配合35兆帕的Ⅲ型储氢瓶加注系统,如果换成70兆帕的Ⅳ型瓶,加氢站肯定也要跟着改。由于Ⅳ型氢瓶的关联性很强,它一改变,管阀、整车系统等都得跟着改。”杨光说,“因此,Ⅳ型瓶在一两年内实现全面量产比较困难。”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毕竟新标准刚出台,高压气态瓶是“特种设备”,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认证,无论从试样,还是试验周期分析预判,都需要较长时间。
来源:中国能源报